close
  • Dem 12 Fri 2014 18:12

·          新竹縣社造中心電子報第27期

 

 1403866781-4018113967_n  

 

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每雙周五出刊/027

 

親愛的熱愛新竹縣社區的夥伴大家好 :

 

 這兩周不僅在社造中心發生了很多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同時在全台灣各個角落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你有覺得,這世界有悄悄的變得不一樣了嗎?是的,世界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變得更有愛更能接納不同聲音更友善這塊土地了…..

 

 

  社區麥克風:想知道未來兩週有啥好的社區活動嗎?照過來,就對了...

 

一、社造推動委員會縣外參訪

 

宜蘭的社區營造推動大家有目共睹,這次縣外參訪安排大家到宜蘭的三個社區做參訪,
希望可以以縣市層級的高度,相互交流與學習。

 20141203 宜蘭縣外參訪EDM  

時間

行程

說明

07:50~08:10

報到

縣政府大廳報到,備早餐,請務必準時

08:10-10:00

車上相見歡社區微電影欣賞

自我介紹+影片欣賞

將準備宜蘭社區營造相關的紀錄片,以利共識建立

10:00-11:45

結頭份社區見學之旅

-醬油a原鄉

二十年前透過歌仔戲藝術的推動成功引動社區營造能量的結頭份社區,近幾年竟然也釀起手工醬油了?

一起到大樹下聽聽歌仔戲故鄉的社區故事,再飄著濃濃的醬油香味中…

12:00-13:00

內城社區-割稻飯大快朵頤

早期稻作收割,農家主人準備了大碗公、大鍋菜,慰勞一天辛苦農作的農夫們。

13:00-15:00

內城社區-

農村力阿卡輕旅行

人口外移與就業機會少,造成社區沒落,同樣困擾著小農村。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為了凝聚社區的集體記憶,並傳承社區的農業文化, 將每一戶農家幾乎都有的力阿卡,設置力阿卡車站,成功將力阿卡轉型成載客的工具,帶著遊客遊內城,農村產業因此漸漸轉型。

15:00-16:30

遊三星鄉行健村—

探訪無毒農業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知識農民回鄉種田,除了喜歡農村諡靜的生活形態,更著眼於生態而願意選擇一條不一樣的道路。我們也希望年輕人歸鄉,除了不愁溫飽,也為自己的土地盡一分力。老農們有個想法,從我們開始做起,先照顧好土地,只要從農能賺到合理利潤,年輕人回來就有希望。

16:30-17:30

縣市層級社造座談會

聽聽宜蘭,想想竹縣,帶回滿滿點子,回家繼續做社造

 

二、13好市集餐桌

10011796_301620123382452_5982441428487158672_o  

來自寶山鄉山湖社區的寶珍姐,結合市集小農新鮮無毒蔬果,
在食安亮紅燈的現在,要給你最溫暖的人情和滿滿的能量...
線上報名:http://goo.gl/forms/FTV0abC4o2
(
請在星期五中午前報名完成並匯款)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 0919-369464 亮亮

 

 

 

三、社造歲末感恩大露營

 

  相逢就是有緣,而社區營造,就是將善的力量整合,
一起良幣驅逐劣幣,慢慢的讓台灣變好!

很高興,也很慶幸,
我們在新竹縣可以碰到這麼多為這塊土地付出,熱血的你們!!

所以我們要想盡辦法和藉口,把大家結盟起來,
一起露營、一起跨年,一起抵禦寒冬,一起取暖,一起行動,一起努力...

邀請大家在年的尾巴一起來聚聚,聊聊今年的成長,
談談明年的願景與希望?也趁機攜伴,讓彼此的家人互相認識,
希望可以凝聚更多力量...

時間:12/31(三)下午五點~不知道何時結束
地點:關西鎮上林里坪林56-12號 (托斯卡尼田間民宿餐廳  )

 

 

20141204 社造年終感恩大露營-3  

 

流程:

5:00 報到+交流+聊聊
6:00 在地食堂(由我們準備主食,請每人準備一道配菜或點心(約5人份),社區特產是最好的)
7:00 才藝表演+感恩心情分享時間 (有參與節目表演的夥伴,可以優先挑選禮物喔!)
8:00 交換禮物(請每人帶200~300元小禮物)
09:00~ 一起跨年露營許下來年願望

要參加者,請務必填寫回函,方便掌控人數!

歡迎攜伴參加希望看到你...

 

  社區故事館:過去兩週發生在新竹縣社區的精彩故事...

 

一、社造嘉年華

    新竹縣第一次邀請各局處及社造單位擴大舉辦的社區營造森林嘉年華,

因為有大家的認真努力參與,民眾的迴響都相當的正面與肯定,

民眾們也在願景樹上留下了希望新竹縣越來越美麗、更安全、老人家可以幸福終老、小朋友可以快樂成長等願景。

大家都對社區營造抱持相當的期待,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持續努力,因為有大家新竹縣的社區營造充滿了希望。

社造中心在此誠摯的感謝大家的努力付出,也相約明年繼續努力,密切合作,讓第二年的社造嘉年華越來越精彩...

64777_749821955073109_9125203754535742646_n  

10334324_749822138406424_4811884483013786330_n  

 

二、金巷獎社區期末審查

 

    看見很多夥伴在這一年為社區的努力成果,覺得令人非常的欽佩,

社區營造在不一樣的角落用不一樣的方式深根發芽,

希望大家能將這份信念養的越壯越大,

讓我們自己或者是孩子們,到2050年踩在這塊土地上時,能感恩我們現在所做的。

10841625_857334334287844_1118857890_n  

10847023_857334330954511_1128751067_n     

三、       小小農劇場全亞洲首演-地瓜的第十五種吃法

10406652_851365774884700_2569691053587438590_n   

看見台上小至三歲大至國中生的小朋友同台演出,生澀的表情,不熟練的台詞,

為這次發表會中增添許多不一樣的火花。台下聚集了許多家長們,都為這場演出深深感動著。

「地瓜的第十五種吃法」劇情述說,2050年,臺灣已經面臨糧食危機,

長年來的慣行農法造成土地的創傷,加上基因改造的食物讓人類的壽命與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阿康已經成家,與彩妮育有一個孩子,婉茹。在他們的家旁邊,是一塊種著地瓜的田。

環境變遷和土地貧瘠,現在只剩下地瓜可以吃了。

  有一天阿康的鄰居,彎弟,來拜訪他。彎弟找到一個時光的隧道,可以回到過去的台灣,在那裡,

說不定可以找到一些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的食物種子,或許還可以帶一點土回來。

三人穿越時光的隧道,意外的回到2014年的台灣。

最後劇情巧妙的連結13好市集、友善土地等話題,也點出了小朋友對未來的期望,

希望這個世界可以越來越美好,讓台上的小朋友可以在充滿愛的環境裡成長。

   

  

  

  

 

  社區好事多:過去兩週發生在台灣社區的好事情...

 

一、展繪本、嘗米香 雲林社區營造大豐收

B31A00_P_05_02  

  經過整年努力,雲林縣社區營造成果大豐收,不但推出許多社區故事繪本、發現總舖師,

端出令人垂涎的胡蘿蔔悶飯等在地風味好菜,還有許多藝術創作,
例如北港劉厝全國獨一無二的釘畫,是回收鋁罐的傑作,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社區聯合成果展6日登場,一連9天在縣文化處舉辦,
今年以「社造爆米香」為主題,象徵豐富、多元的成果,就像爆米香製作過程,
居民是轉動機器的那雙手,社區是食材,經過
1年滾動與加熱,爆出迷人米香及可口米花。

虎尾鎮長林文彬等人並當場大啖爆米香,林早在當里長時就投入社區營造,
他說,
13年努力花開處處,漸有收穫。

縣府秘書劉建成表示,全縣已有200多社區投入社造行列,
不論在社區特色、故事繪本、藝術家進駐、軟硬體建設等,都有豐碩成果。

北港劉厝今年展現號稱全國獨一無二的釘畫,乍看宛如油畫,材料竟是回收各式各樣的鋁罐,
社區理事長蔡碧聰說,居民依鋁罐原有色調圖案重新拼釘,並以地方產業例如烏魚子等元素入畫,完成後,大家都說讚。

土庫崙內黑金剛幸福花生很有名,今年以鼓說在地故事。
虎尾北溪社區是剪紙村,社區激盪出不少剪紙相關文創品,力邀大家蒞賞。

今年還挖掘出許多社區總舖師,吳素玉、蔡水玉等婆婆媽媽端出花生豆腐腦、
菜豆仔排骨、胡蘿蔔悶飯、木耳筍仔肉等在地風好滋味,令人垂涎。

許素惠/雲林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05000602-260107

 

二、五結三興社區 公仔娃娃超萌

9110755-3636788 (1)  
 宜蘭縣大二結文教基金會在五結鄉三興社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沿著二結圳綠美化,闢建小公園、涼亭,

打造可愛的公仔娃娃,呈現早期農村和樂生活的景象,公仔娃娃造型一完成後,路人看了都爭相拍照留念,成為五結新的旅遊拍照景點。

二結圳是五結地區重要的灌溉水圳,也滿載著沿線居民的農村生活記憶,上游已打造「二結生活步道」,

此次大二結文教基金會透過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將下游三興社區段沿岸綠美化,

水圳旁新增了藝術雕塑和卡通公仔,還有小公園,地面也有各種浮雕。

 

爺晨運
記者廖雅欣/攝影

「怎麼這麼可愛 !」三興社區的公仔娃娃完成,路過民眾稱讚造型可愛,

基金會董事長林奠鴻說,這幾個公仔娃娃,主要呈現早期農村生活景象,

如爺孫早起運動,妯娃一起上街買菜,農婦到田裡拔蘿蔔,兄妹玩耍捉蝴蝶等,

在三興社區活動中心前的圍牆,也有大型的昆蟲、花卉等彩繪圖案,預期會成為五結鄉的拍照新景點。

林奠鴻建議遊客,可以先到王公廟參訪,沿著二結圳「二結生活步道」,散步到二結穀倉參觀、用餐,坐在鐵道邊看火車,

接著再沿二結圳散步到三興社區,附近的景點還有「達特富足鞋知識館」、「中興文創園區」、「玉兔鉛筆工廠」等。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9110755.shtml

 

三、香草救大港:我們要成為台灣第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

17support_大港照片三1  

   作者 / 17support記者李宇傑、周佳霖

 

一隻蚊子可以掀起登革熱風暴,也可以讓一個社區團結起來。

 

17support來到位於台南的大港社區,專訪大港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黃森楠,聽著大港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也見識到社區里民守護家園的堅持與執著。

 危機就是轉機,在香草中找到社區認同

香草的清香,是大港社區給人的第一印象,這個坐落在鹽水溪旁、充滿鄉土情懷的香草花園是如何發展、茂盛起來的呢?要從民國91年,台南爆發的登革熱疫情說起。

 當時台南發生嚴重登革熱疫情,大港社區是警戒級疫區,甚至有住戶因登革熱而過世。實地探究後發現,

鹽水溪旁的閒置魚塭是孳生孑孓的源頭,大港居民希望市政府能改善環境杜絕孳生源,

不料當局卻回覆民國94年才能撥款協助,自此大港居民決定自力救濟,用雙手拯救自己的家園。

 在各個會議及活動中,黃執行長漸漸整合出居民的共識,並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得知種植香草能有效的驅散蚊蚋,旋即思考社區營造的可能性。

 有了構想之後,進一步諮詢社區營造前輩的建議,並汲取成功大學工作坊的專業知識,

歷經無數次修正、馬不停蹄的學習與觀摩,終於找到一個可行的目標-透過種植香草,帶動社區產業發展。

 只要腳踏實地去做,眼睛雪亮的人一定會看見

大港社區人口結構年輕、學歷高,領導大港社區發展協會並不輕鬆,初期將香草產業帶入社區更是備受質疑,

因此在大港社區起步時,其實是不被看好的,也很少人願意支持。

 但黃執行長相信,腳踏實地去做,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定會看到他們的努力。

 從原先不被看好,到取得居民支持,這樣的轉變讓大港社區發展協會在民國98年開始自立。在大港社區發展藍圖中,

永續經營是不變的目標,社區必須開闢特色產業,才能真正達到自給自足。

 黃執行長相當重視產品創新研發,透過產學合作及志工訓練,成為協會向前走的原動力。

 「我們希望,大港社區能成為中華民國第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黃執行長說,預計在民國108年時,

大港香草夢工坊能轉型為社會企業,利用香草產品賺取盈餘來幫助里民,特別是老人、小孩與外籍配偶三大族群。

 「從事社會企業就是要享受過程」,儘管辛苦,但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看到孩子們的改變,疲倦和辛勞就跟著煙消雲散。

 社區中或多或少存在著「問題學生」,大港社區不跟這群學生做切割或視而不見,而是由協會出場地、志工出人力,給予孩子們課業輔導及品德教育。

 一段時間後,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轉變,對志工而言是無以倫比的回報和驕傲。

「當我們為孩子準備一個環境,他們能表現得跟各地優秀學生一樣好」黃執行長略為激動的告訴我們。

 採訪當天,黃執行長熱烈地與我們分享他的社區大夢,過程中時而流露真切熱忱、時而展現幽默風趣,一行人都被這樣的精神所感動。

 大港社區以行動告訴大家:「我們正用雙手寫下大港的故事!」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899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竹縣社造中心 的頭像
    新竹縣社造中心

    樂活 . 竹縣 . 社區電子報

    新竹縣社造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